第64章 热闹上梁
??谭氏没有经历过,但是看过。 ??“你幺奶奶有一手做糕点的好本事。”谭氏对幺房的那个婶子很有好感:“她自己还会做豆腐、凉糕之类的,全马家村的妇人就数她最厉害。” ??谭氏心里想说的是那一位嘴厉害,却没有半点拿得出手的本事来。 ??煮饭炒菜都不做出味道;女红针线也只是凑合;像做这些糕点零食什么的那就差远了。 ??“娘,您也学学吧。”马如月想的是很多穿越女不是靠着做这些的手工家吗,等谭氏学了,说不定也可以试试这一招。 ??“好,你想吃,我就去找你幺奶奶学学。”谭氏一向心疼马如月。 ??从小到大,马家的姑娘都没受多少重视,马如月也懂事,活儿总是能理着做,吃东西就要靠边了。 ??想想都挺可怜的。 ??现在好了,分家了,自己也能做主了。 ??谭氏想到这儿就真将这事记在了心里。 ??马家的米面早就吃完了,现在的米都是马如海去买了谷子回来自己舂的。 ??为了省着粮食吃,谭氏也去挖了野菜煮粥。 ??因为白天要干活,早饭午饭两顿就煮得稠一些。 ??晚上就清一些再加点野菜,这样算下来四斤米也能吃两天。 ??不过,为了上梁的热闹,谭氏自然是乐意找幺房的人帮忙做米糕的。 ??马如海花了二十文钱买了鞭炮。 ??“幺爷爷说上梁火炮爆得越多越喜庆,我就买了二十文的。”火炮有大有小,最小的只需要十文钱,还有十二文的,最好的是四十文,马如海想的是不高不低,中等就行:“香烛纸钱花了十文钱,幺爷爷说敬菩萨的时候还要一个全猪,咱家没有,幺爷爷说就买猪头一只,猪尾一根,花了十二文。” ??等等,什么猪头这么便宜? ??等马如月看着弟弟拿出来的所谓的:“猪头”时忍不住笑出了声,那哪是猪头啊,就是一个嘴拱嘴而已。 ??一头一尾,就是“全猪”了,这还真是哄鬼! ??呸,哄神,哄神。 ??上梁得想着吉利的才行。 ??“行。”马如月心里抽了抽,这火炮也是烧钱的事啊,想她当着江家大房的家时,二十文钱都在讨价还价,马如海到底是年轻,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:“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幺爷爷,你是男子汉,什么都学着些,以后咱们家再修房子的时候你就有经验了。” ??不过买都买了,她也不会马后炮说不行什么的,钱花了反而舍得大家心里都不愉快就得不偿失了。 ??“嗯,姐,我知道了。”马如海对姐姐说再修房子这话全当成是耳边风了,再修,怎么可能? ??修房子虽然也是玩泥巴一样的,可不是真正的就那么简单轻松。 ??有些人家究其一生也修不起房,住在四面透风的屋里过冬。 ??“吉时快到了噢。”木工大师傅道:“主人家,东西准备好没有?” ??“就来了,就来了。”马文松今天一直在现场指挥,泥石瓦木四位大师傅都是要祭神的,而且还要有一个人做主,这种大事马虎不得。既然马如月姐弟信他,那他就一定要把好这个关。 ??“幺奶奶,辛苦您了!”马如月看着和谭氏一起抬了端着米糕的大烧箕上山来连忙去接住:“幺奶奶,我来吧。” ??“没事,如月啊,你幺奶奶这把骨头还行,这点重量不是问题。”虽然知道他们家在修房子,余氏还是动工后第一次上山来:“修得真快,又修得宽大。如海娘啊,这房子一修起来在咱马家村都是数一数二的好了。” ??“幺婶,哪当得起您老这么夸。”谭氏也觉得自家房子好,但是她不能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啊。 ??“这是实话。”余氏道:“如海娘啊,房子修好了就好,慢慢来,等如海一出孝就可以谈个媳妇了。” ??这是谭氏焦心的地方。 ??如海都满了十五也也岁了,守三年孝,到时候都十八了,上哪去找合适的好姑娘。 ??“这事儿别急,有好的可以先订下来,一出孝就可以成亲了。”余氏感慨也是之前没有订下有姑娘,若不然都可以在热孝内成亲的。 ??“多谢幺婶提醒。”谭氏当然希望能这样:“如果有那合适的,还希望幺婶帮帮忙。” ??“行,有那合适的我一定给你家如海留意着。”余氏道:“你家这几个孩子都不赖,特别是如月,我可是看着长大的,这么勤快,去年正月间我给我娘家的嫂子说过她呢,可惜啊……” ??余氏确实是有这种打算,然后一想到她那个奶奶最后就打了退堂鼓。 ??嘴这么不饶人的一个老婆子,众人避都来不及呢,如果早些年分了家,如月也就不会落到这样的下场吧。 ??想到此,余氏又看了一眼旁边帮忙招呼客人的马如月,这孩子,越看越喜欢! ??可惜啊,变成了江家的大少奶奶。 ??想到那个头衔她心里就有点唏嘘不已。 ??两人将米糕放下,马青山立即就来将大烧箕和另一个汉子抬走了。 ??“上梁啰,上梁啰,大吉大利,平平安安。”伴随着一声吆喝,木工师傅们就将一根绑了红布条的大梁往屋顶上拉。 ??马如月是第一次见这种场景,听说还有不少忌讳的,比如月事中的女人、坐月子的女人,哪怕是小月子也要算;还有就是丧未满周年的。 ??其实,主家自己就带新丧呢。 ??马文松当时愣了一下,然后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,你一家子总不能只住那两间草棚吧。所以,这个忌只对外,对观礼人而言,对主家就没有影响了。 ??还要忌讳的是不能乱说话,马如月不懂,索性就一句话不讲。 ??祭梁、上梁、接包、抛梁、待匠几个程序,一个都不能少。 ??事后马如月知道了在梁上抛米糕就叫做抛梁。 ??这些年马家村修房子的人家少,待她们抛梁的时候也围了几圈,哄抢声一浪高过一浪,很是热闹。 ??待匠就是招待帮工和匠人,亲朋好友,鉴于马家的情况谁也没有提这一档子事。 ??但是谭氏和马如月、马如海商议了一下,还是给他们分了红包。 ??一张红纸里面每人包了一文钱,钱轻礼意重。 ??连带着马文松和余氏也有。 ??“哪能要你们的红包。”老夫妻俩都在推辞:“给工匠们就行了。” ??“幺爷爷,幺奶奶,这就是一个意思,请您们一定要收下。”马如月连忙说道:“您们帮了这么多的忙,我们也只是表达一下心意,还请您们不要嫌弃。” ??“那我们就收下了。”马文松道:“房顶有梁,家中有粮;房顶无梁,六畜不旺,你们新房就要落成了,从此以后日子兴旺达。” ??“谢谢幺爷爷的吉言。”一家子听了乐开了怀,都纷纷道谢。 ??七七八八算下来,这个上梁也用了一百文钱,钱啊,好用不好赚。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《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》,微信关注“优,聊人生,寻知己~